首页 > 明星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明星 亚洲娱乐网 2018-05-17 14:30

凌晨五点,罗燕就从洛杉矶出发飞往波士顿,去参加波士顿大学艺术分院新剧院的落成典礼。“整所剧院一亿是别人捐的,我只捐了100万(美元)其中的一楼大厅。”在机场,电话那一头的她听起来分外平静。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Jim Petosa与罗燕)

作为波士顿大学毕业生、艺术分院的校董,为母校捐赠资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30年前,罗燕口袋里只有60美元(银行规定每人出国仅能换30美元), 在面试时被喜剧地要求用中文以免英文的陌生影响表演,那时她已经能拿出3部主演过并得奖的影片录影带,因此获得了最高院长奖学金入学。
“没有那笔奖学金,我的今天会完全不同。“罗燕感恩地说。 很多年前她为此还在波士顿大学成立了以个人命名的奖学金,专门资助学管理和表演的亚裔女生。
人们认识罗燕,最早是通过她在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饰演的匡亚兰和《红衣少女》中的安静,再后来则是因为为数不多几部来自于中国,但在好莱坞成功靠原创获得环球影业预购全球版权并几乎全额投资的中美合拍片(《庭院里的女人》(Pavilion of Women)。
“那是十年前的“业绩”,后面没有听说特别突破性的案例。那以后,我一直在忙5 – 10倍于那规模的影片了,可惜,我在国内一直遇不到有从事国际大片原创IP经验的人,“罗燕似乎很遗憾。
很多人知道罗燕的先生是知名投资人熊晓鸽,她本人则是影视投资制作领域的佼佼者:考上千中选一的上海戏剧学院,拥有美国波士顿大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文凭,美国第一份工作就是洛杉矶戏剧中心总监助理,而且在中美两国都有做职业演员、编剧以及成功的电影制片经验。以国际化语言讲述三方市场通吃的中国故事,并通过专业融资模型进行风控,是她的擅长所在。
多方融资、多国制作、全球发行的大片究竟怎么做好融资和制片管理?中美电影市场在投资逻辑、电影从业者发展上存在哪些认知错位?我们对罗燕进行了专访,试图揭开中国电影成功走向海外的秘辛。
好莱坞制片:三轮融资+完片担保,
预售规避50%以上风险
早在2001年,罗燕做为总制片人、编剧和主演原创开发的电影《庭院里的女人》,在剧本阶段就通过保底预售给环球影业,提前回收了90%的成本,并通过《冒险家的乐园》《竹环》《21岁派对》等作品,成为进入好莱坞主流制片体系的中国独立制片人。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但在她看来,自己仍在往好莱坞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进阶。“300人俱乐部”是一个业内俚语,“一年52周,每周最多2部大片,而一部影片顶多2-3个制片,就是每年世界顶级制片人的数量,可以说这300个人垄断着全世界电影工业的核心。”罗燕认为,“我属于处在第二梯队的600多人,这一阶段的标准是在好莱坞有成功制片经验,并被重复过。”
罗燕自己的公司银梦电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孵化带有中国元素的英文片,做符合全球观众口味的合拍片、启用好莱坞专业团队、多国市场融资并全球发行,是特色也是优势所在。
制作一部多国市场通吃的电影,起点在于能操作专业化剧本(IP)孵化和融资流程。此前罗燕制作的项目有过在中国、美国、国际三方市场融资的经验,她告诉小娱,标准的投资包括项目剧本孵化(IP)、锁定主创定金和发行保底+制作资金组合三轮。
“首轮用10-15% 预算完成剧本,我们一般自己投。”罗燕手上目前有多个项目在同时孵化,“就像开发新药一样,你不知道手里哪个项目最后能符合发行公司那年的产品方向。好莱坞每天要接收上千个剧本,比如华纳自己花钱投资剧本开发的电影,最终到三轮资金进入投入拍摄的比例也只有1/20。相比之下,中国在孵化上的投入太低,好作品的产出也就少。”
第二轮融资时,制片人要做的是锁定主创定金和发行保底,这部分大约需要投入5-10%预算。“在我们这个行业,最牛的是预售(发行保底),也是主要的融资手段。”
依据罗燕的经验,制片人通常会设法向发行公司、专业投资公司或银行预售掉50%的预算,“用各国家或地区发行权做预售,能预售多少取决于剧本(IP)对哪个级别(市场价值)主创团队的吸引度,以此定价。我的情况一般是发行公司把本回收后净利润部分各分一半,我的全球和相对论传媒交易都是如此。这都是因为他们对剧本和主创级别做的综合评估决定的。国内似乎不太重视剧本评估,或无法做评估,而这却是好莱坞知识产权价值判断的根本。”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11月26日,波士顿大学年度校友领英奖典礼现场)

罗燕透露,在好莱坞,真正有价值的是投孵化并持续保持成功的公司,而多数中国公司因为对项目缺少判断力与眼光,对行业契约精神缺乏信任,往往在第三轮融资时才会进入。
三轮融资过后,接下来才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完片担保,也是投资方通过第三方监督保证资金使用安全的必要流程,担保公司需要详细查看制片方的孵化开支、主创定金、发行保底合约、缺口投资资金商誉等协议,银行用发行保底作为抵押发放贷款,由担保公司按现金流表发放给制片方资金,并监督制作。
中国资本与好莱坞联姻,
纯属一厢情愿?
一直以来,合拍片被认为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国际市场的一条通路,为何走向国际?众人皆知全球通吃产品具有最高回报抗风险稳定性。
然而“路”并不好走成为几乎所有人的认知:从去年“重工业化”探索之作《长城》,到今年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多数中外合拍电影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好成绩。大部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主创配置,但不投资(孵化)能引领于世界制作人和剧本(IP),制作投资基本属于瞎赌博。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国家希望孵化和中国有关的内容,政府为此还出台资金支持政策。不仅有自己市场的需求,还有对外给国家做广告需求。但好莱坞对任何外国并不熟悉。”罗燕认为,如今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日益扩张,好莱坞从业者为了占据中国市场也开始研究中国文化,甚至都把小孩送到中国读书学习中文。“但专业最好的那批原创制片依然忙着挣自已熟悉的快钱,研究中国的都水平一般,或初出茅庐的,”她坦言。
除了合拍片,近年来中国资本进入好莱坞的现象也不绝于耳,通过收购好莱坞公司部分股份,或打包投资好莱坞六大项目,似乎成为国内大公司的惯常操作。但通过投资试图占据一定话语权,让好莱坞创作者做出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化故事,在罗燕看来无疑是中国人自己的一厢情愿,好莱坞对于送上门的钱乐见其成,而中国资本借用外国公司的名气,给自己在股票市场上获利。
“好莱坞是遍地聪明精英的地方,中国投资人差不多是送上门的肥肉。对人家来讲就是又来了个傻大款,过去见过中东,苏联和日本奔好莱坞的大款。 中国资本在国内取得的的成功经验无法套用于北美,”罗燕毫不讳言。“好莱坞是一个世界人才库,除非你的能力及认知迅速赶上对方,否则没有办法去真正管理好莱坞的公司,它的技术远高于你的钱,要买得在文化,技术,管理上高于它。”
内容创造者总是找“识货”的投资方以期共创商业和行业黑马。“好莱坞的资本有很严肃的内容评判专业人员和标准,洛杉矶所有一半以上银行都是可以评估大规模娱乐产品的。”罗燕表示,“在中国投资公司老板一般要看故事梗概,西方人上来就问剧本在哪里,我要看剧本,没剧本,等于什么都没有,投什么?梗概在知识产权上价值很低。”
她曾经向传媒大亨默多克请教过投资《泰坦尼克号》的经验。这部最初由派拉蒙投资的电影拍到一半资金用完,只好找到福克斯共同承担经费,代价是福克斯获得影片的海外发行权,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福克斯凭借此片发了横财。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默多克说,他看过剧本后觉得是个很感人的好故事,而且这个剧本经过层层筛选,一路审核的人有时会多达10人,不好也不会递送到他那里去。”明智的投资往往并不基于单个人的经验判断,好莱坞通过百年以上的市场培育,已经形成了高技术、资本密集的产业链和庞大的相关专业人才团队。
中国目前正经历产品升级,基础资本已经聚集,却无法制作出适用于全球市场大片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行业知识与人才欠缺。
“我用过的好莱坞编剧,哪怕一个小编剧对于整体的制片环节流程都是清楚的。如果中国公司高管没有具备西方任何国家和国内文科学位,那认知就已经跟不上了,你怎么能主持一个结合所有文科门类的尖端原创行业?只能是盲目投一堆钱,全给人玩去了,核心内容研发路径是中国不知道的。”在罗燕看来,中国资本让好莱坞“300人俱乐部”成员拿了中国的钱,孵化含中国内容的故事,几乎属于白日梦。
罗燕把主修过大学以上人文学科,作为电影人才的必备标准:“新型电影人才应该不仅有中国和欧美硕士以上相关文科专业文凭,同时也在中国和欧美服务过行业顶级公司,具备主局项目的经验。我个人认为这种提升,还需要一到两代人才能完成。”
中国电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依旧堪忧:具备原创能力且能流利英文专业人才少之又少,持续成功的制片和导演在中国屈指可数,投资方只能跟风砸钱给大腕儿,等于买已经炒很高的股票,利润率很低,判断新项目新人是需要相关能力的。
“对比日韩、印度、伊朗甚至柬埔寨影片的国际观众接受度,中国出品的多是一些国内水平影片,上不了国际水准,也缺少全球发行的成功案例。好莱坞电影在国内排片50%,而中国在好莱坞争取5%,甚至3%的排片都到不了,这说明是你的产品能力不行,而不是别人不给你排片。”
中国电影人“发横财”的机会何在?
对一些中国电影从业者而言,中国市场本身规模够大,即使作品不出海也可以偏安一隅。但危机已经浮出水面:好莱坞高水准的电影工业化产品席卷全球,如果没有宏观调控限制进口片配额和拍片干预市场,国产影片未必能有和好莱坞抗衡的市场表现。
此外,单一国家发行的电影抗风险能力也很弱。“片子成本在1500万美元(约1亿人民币)以上,意味着要拿到3.5-4亿票房才能回本(含宣发费),能达到的影片并不多。”
罗燕给我们算了笔账:“好莱坞电影投资普遍是5000-8000万美元的资金规模,也有不少上亿。如果中国电影不出海,那你只能拍1.5亿成本以下的电影,因为5000万美元成本在中国单独发行风险就太大了,像《战狼2》那样的成绩不可能每天都发生。最可怕的是中国观众已经习惯看大片。投资成本低风险反而大”

在弱肉强食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人怎么“发横财”?丨专访罗燕

困境往往也会滋生机遇。一方面是国家资助中国影视走向国际、“广告“中国方便和世界做生意的时代大背景,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发展距离好莱坞虽有差距,但互联网已经极大提速了迭代周期,“还有就是你是瞄着好莱坞’靶子’的,可以避免美国走过的很多弯路。”
“产品规模、投资水平都要升级,熟悉国外游戏规则,不然只能永远在外围跟风炒冷饭。”罗燕一直坚持做原创合拍大片,既可以覆盖全球市场获商业回报,也可以用西方人无法与之竞争的中国内容引领潮流。“已经成功过多次,唯一的不同就是过去项目规模比较小,如今市场扩大,项目规模扩大,工作方法和路径对我而言是一样的。”
目前罗燕正在开发的项目,投资成本都在2500-5000万美元区间。孵化含中国元素的类型影片,合格合拍,做中美顶级主创配置,中国北美及国际主流发行公司预售,顺便争取专业奖项是她的风控策略。“其实也是好莱坞300人俱乐部的路径”。
得奖不是为了名气,是为了促进更大规模的销售。罗燕以贝鲁托奇的大型合拍片《末代皇帝》为例,这部1987年的电影当时在北美获得4398万美元票房,并斩获奥斯卡9项大奖。“导演花了1年半做剧本调研。也是合拍片标杆案例。显然不应该怀疑商业模式,要问自已的是,有人能做到,为什么不是我们?”
罗燕认为,吴京做《战狼》系列的突破也是在于类型创新,所以容易成功。但由于国内投资人对内容认知能力有限,导致这类项目早期融资仍然特别困难。“西方类似的成功案例很多,发横财的人一看到创新就冲上来,反而害怕因循守旧;中国则相反,希望复制成功,但影视行业从不因为复制和炒冷饭成功。人类在娱乐方面永远喜新厌旧”
无论中国还是好莱坞,能把含中国内容的故事用世界语言讲好的人才总是稀缺,这给了罗燕们更多机会。
“我大概算是在好莱坞少有孵化中国内容大片的原创电影人,”罗燕这样定义自己。“在合拍片上,国内发行公司、电影公司和投资公司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甚至没见过高端产品的制作流程,而我十年前已经是这类产品的组局者。当然,也许更容易在未来发横财,因为这是世界的走向,”她笑着说。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yulezibenlun)

责任编辑: 3858NCY

责任编辑: 3858NCY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