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中国讯 昨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在京举行了专家观摩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承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中国文联八届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着名编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艺术委员会会长王海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中国艺术报》康伟总编辑,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研究员,《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小立,《电影艺术》杂志主编谭政,美国好莱坞影业集团联席主席、诺贝尔文化艺术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凯文,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徐芳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当天都到场观看了影片,并围绕影片的选角、改编角度、影像表达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当天,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导演胡玫和负责影片发行的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也出席了研讨会。胡玫透露,《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本筹备创作长达十年,拍摄完成后也因为种种原因,搬上大银幕的计划一再生变,可以说是历经坎坷,最终还是博纳“雪中送炭”,接下了影片发行的重任,才使得这部影片有机会在2024年的暑期跟观众见面,“我以为创作就已经很艰难了,现在才知道,发行面临的局面远比创作要艰难。”于冬坦言:“我们在这个项目上介入得比较晚,一是敬佩胡玫导演的勇气,希望能帮胡玫导演完成这个心愿;二来也是希望这部电影能成为大家去探寻古典名着的一把钥匙,我们也会全力协助胡玫导演做好影片的发行工作,为宣传古典名着贡献一些力量。”
谈改编争议:百分之百的“忠于原着”是不存在的
对于古典名着的改编一向争议颇大,尤其是《红楼梦》这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每一次影视化都会伴随着激烈争吵。有人认为:“原着已经如此完美,不忠实还原就是魔改!”也有人认为:“电影有电影的语言,若完全按原着拍,那还叫什么改编?”
研讨会一开始,仲呈祥就围绕“忠于原着”这一点提出了疑问:“何为忠于原着?百分之百意义上的忠于原着是根本不存在的。小说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小说到电影是一个从文学思维到视听思维的转换,也是一个审美创造的过程,载体不同,呈现角度和表现形式也因此不同。”他还引用着名文学家何其芳先生的话来加以证明:“从小说到电影,绝不能够当翻译家,要当全新的创作者,真正的创作者!”
赵卫防提到,《红楼梦》的文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而影视作品主要的特点是视听语言,用视听的方式确实很难完整地表现出原着的文学优势,自然也不能用文学的要求来对影视提出要求。所以,将文学作品影视化,尤其是对《红楼梦》这样一部古典名着进行影视改编,在文学性的表达上势必会“打折”,这也是外界一直以来对《红楼梦》影视化存在争议的事实所在。但与此同时,影片用了大量的移动镜头和特效来呈现《红楼梦》中的诸多名场面,带领观众“入梦”,“这也是影像的优势,是无法用文字表现来完成的。”
谭政提到,《红楼梦》第一次影像化是1924年梅兰芳主演的黑白无声电影《黛玉葬花》,亦是由小说到戏曲再到电影的一次改编,跟2024年即将上映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正好隔了100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是百年《红楼梦》影视改编的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代表之作。”王海平也认为电影是对原着一次成功的改编:“通过爱情这个线索,折射出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这是艺术的高明之处,我认为这次改编值得庆贺。”
谈人物选角:既要贴合时代审美,又不能过于迎合
高小立认为,经典名着改编是否成功,取决于人物刻画的高度,人物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所以在电影改编上也往往立足于人物,通过揭示人性和展示时代与人物的勾连来实现“经典再创作”的深刻性,而这也是经典改编的难点所在。
“在没有87版之前,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红楼梦》,87版出现后,后来的人每次提到《红楼梦》都只有一个标准。那一版电视剧把观众对《红楼梦》的想象定格了。加上观众一直以来对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和王熙凤这些经典角色都会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审美来做出一些肯定或否定的选择,这也是众口难调的现实。所以经典文学名着影视化,一方面要贴合时代审美,一方面也不能过于迎合时代、迎合观众,否则就有违文艺本质。”高小立同时也对电影版选角表示了肯定:“我觉得包括贾宝玉在内的几位演员选得都特别好,胡玫这部影片是与时俱进的。”
李道新也认为,对《红楼梦》选角的认知不可能永远停留在87版上,“我们需要有新的面孔,这版电影中‘宝黛’的演员已经超出了我对他们的想象,也超出了我对他们的喜欢和理解,这就是我所认可的新的面孔,非常好。”
谈电影呈现:不容易,不违和,不得了
作为研讨会主持人的张卫认为,影片中一众年轻演员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塑造神似原着,也让书中人的青春生命得以鲜活呈现;而卢燕、张光北、丁嘉丽、杨童舒、罗海琼等一众资深演员也贡献了精湛的表演:“演员以最大限度完成了角色,故事的取舍也凸显出宝黛的生死爱情,影像语言更是重现了小说的内涵精髓,电影可以称得上是《红楼梦》百年改编史的一个里程碑。”
说到影片的片名,刘琼表示,电影片名之所以提到“金玉良缘”绝非否定木石前盟,而是向所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宝黛的爱情为何被摧毁,被谁摧毁,原着中曹雪芹想要表达的也是,这样纯洁的人和爱情最终被这个无情的社会和人间给摧毁,木石前盟也成了悲剧。这是胡玫导演对于原着的忠实呈现。”
张颐武认为,胡玫这次翻拍成功做到了“三不”:不容易,不违和,不得了。“不是在照搬原着,而是跟原着对话,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又有创造,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故事撑起来,是非常了不起的。”而说到电影中对“贾贪林财”的解读,张颐武认为“很有趣也很大胆”:“胡导演把这个戏剧化了,很大胆,而且真的是每一句都有来历。”
胡建礼提到,外界一直以来存在“《红楼梦》到底该不该改编”的争议:“我的答案是肯定该碰,而且这几十年来碰得还是太少了,距离上次《红楼梦》搬上大银幕有20多年了,投资方和创作者都需要有这样的勇气。”李凯文也表示,愿意助力影片走出去,也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很有信心,也期待胡玫导演这部电影能够在国际影响上做得更大。”
谈受众人群:有强烈的青春感,适合年轻人观看
胡智锋对于电影是“新时代胡玫导演推出的青春版《红楼梦》”的说法表示同意:“第一,它挖掘了《红楼梦》里边最具青春气质的重要元素,比如说对自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把爱与美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都带有强烈的青春气质和特色;第二,它贴近今年年轻人的审美感受;第三就是胡玫导演自带的‘飒’,这也是一种青春感。”
康伟认为《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是一部具有很强现实性的电影,甚至可以成为接通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媒介”:“因为每年高考基本上都会有关于《红楼梦》的考题,为了让年轻学生群体理解《红楼梦》的故事,胡玫导演做了很多功课,把《红楼梦》由‘厚’拍‘薄’,再让观众从‘薄’中感受厚度。”
徐芳依也同意,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个时代都要有全新的解读,而今天的年轻人更有必要看到像《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这样的电影。“在短视频、游戏、直播全面占据年轻人时间的今天,电影依然是他们会去接触和感受的艺术形式,也是重要的文本和学习方式,所以各界都有必要为这样一部既有艺术性又有电影性的作品保驾护航。”
左衡提到,其实今天对《红楼梦》感兴趣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只不过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对全篇感兴趣,而是对某个人物、某个片段或者某种意象感兴趣。“文化传播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电影或许是‘一家之言’,但如果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完成对这个‘一家之言’的再次解读、阐释以及传播、再生产,就会完成一次全新的教育推广,这不是过去那种理学式的教育,而是像贾宝玉、林黛玉一样,用非常青春的方式把它撒播到今天的文学大观园里边去。”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由胡玫导演,何燕江编剧,林鹏、卢燕、边程、张淼怡、黄佳容领衔主演,关晓彤特别出演,王斑、苑琼丹友情出演,罗海琼、杨童舒、丁嘉丽、张光北、姚安濂、龚洁等主演,将于2024年8月16日公映。影片由上海金德影业有限公司、福建龙泰金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安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乾坤星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阿里巴巴影业文化有限公司、福建省兴和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国恒时尚传媒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电影频道(上海)影业有限公司、浙江世纪冰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岛融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延伸阅读:
TOM2024-11-13 18:1111-13 18:11